站内公告:
同爱天空|同性资讯门户 首页 新闻 国际 法媒:美国性病患者人数创新高 同性恋易患病

法媒:美国性病患者人数创新高 同性恋易患病

1318065 0 原作者: 参考消息网 来自: 参考消息网
简介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法媒称,美国联邦卫生机构指出,2015年美国性病患者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为防治预算大幅下调感到遗憾。据法新社10月20日报道,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明确指出,2014年到2015年,梅毒病例 ...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法媒称,美国联邦卫生机构指出,2015年美国性病患者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为防治预算大幅下调感到遗憾。
据法新社10月20日报道,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明确指出,2014年到2015年,梅毒病例增幅最大,为19%,其次是淋病(12.8%)和衣原体感染(5.9%)。患有衣原体感染的美国人最多,超过150万;其次是淋病患者,近40万;梅毒晚期患者则为23872人。
疾控中心的全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性病和肺结核预防中心主任乔纳森·默明认为:“现在国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性病发病率在增加,国内很多防治系统的预算被缩减了。”他强调“重建并扩大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否则人道和经济成本将继续加重”。
默明表示,近年来,一半以上的联邦州的性病防治计划都被削减预算,导致仅一年内有20多家诊所倒闭。
他提醒人们,可通过抗菌素治愈的衣原体、淋病和梅毒感染每年需花费近160亿美元。
报道称,年轻人、同性恋和双性恋人士是患病风险最高的群体。另外,疾控中心发现,新生儿通过母体感染梅毒的病例在持续增加。近2/3的衣原体感染者以及半数的淋病患者的年龄在15岁至24岁之间,淋病和梅毒新增病例多为同性恋人士。

据美国沃卡蒂夫新闻网站4月12日报道,按照普遍的说法,更多的性关系意味着更多的子嗣,这是自然选择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那么早期人类为何要坚持从一而终,跟达尔文对着干?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的最新论文称,这是性病在起作用。

科研人员通过数学模型发现,性传播疾病的破坏力足以迫使远古社会最终将婚配行为从普遍的多偶制转变为严格的单偶制,并开始惩罚那些管不住自己的男人。性传播疾病似乎“促使人类婚配行为出现了由社会要求的单偶制”,“这就指明了社会性单偶制的出现方式,丰富了我们对由严酷惩罚推动的进化现象的理解”。

报道称,时至今日,性传播疾病仍然比较可怕,但医学已经能够对付一些最凶险的性病。比如,引起梅毒、衣原体和淋病的病菌在现代抗生素面前几乎没有还击之力。但在现代医学出现以前,这些疾病是原始男女出现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进化生物学有一条通行规律——任何物种都会尽可能增加繁殖的次数。但是如果性病泛滥成灾,引起不孕不育甚至导致死亡,那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多偶制会丧失吸引力。

报道称,科研人员希望知道性病泛滥能否在影响人类社会性行为方面发挥作用,于是建立了一套有趣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社会婚配行为的进化过程。他们利用这一模型进行了多种模拟实验,考察对象包括30多人的狩猎采集型社会和300人的农业型社会,以及多偶制社会和选择惩罚多配偶者的单偶制社会。然后,他们让模型把30000年进化期内的情况模拟了2000次。

科学家发现,小型多偶制社会基本可以在爆发性病疫情后恢复过来,但人口较多的社会就很难翻身了。于是,人口数量的模拟结果会急剧下降,而单偶制社会在繁殖方面的表现要比多偶制社会成功得多。科研人员还发现,假如单偶制社会“惩罚”多配偶者(把他们驱逐出去),整个社会的繁殖表现甚至变得更加出色,即使有劳动能力的多配偶者的减少会导致社会整体资源减少。换句话讲,在性病高发的大型社会,单偶制的效果最好——而且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惩罚多配偶者。

报道称,不过在现代社会,这一套做法不一定是最优选择。至少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现代单偶制夫妇感染性病的几率跟多偶制夫妇差不多,这是因为所谓的“单偶制”夫妇也很少按规则办事。且时至今日,大多数真正伤害人们的性病是由病毒而非细菌引起的,对社会整体生育能力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编译/刘子彦)

英国本土瓢虫有被美国种传染性病而灭种之虞。(台媒翻摄自《每日邮报》)

中国台湾网10月21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英国专家指出,由美国传来的丑角瓢虫近来遭发现携带致命性病霉菌,因为2014年英国夏天太长,导致许多本土两斑瓢虫被感染,英国种只怕很快就有灭种之虞。

《每日邮报》20日报道,由美国传进的“丑角瓢虫”因不怕英国当地传染病,胃口又好,能吃多样食物,危及英国瓢虫已达10年。但科学家最近发现,入侵的丑角瓢虫出现真菌类性病“虫囊菌目”疾病,因此全身沾上亮绿色霉菌,该疾病去年还很少见,今年则大增,学界害怕英国南部瓢虫族群已有15%感染该性病。

染上该病之后,瓢虫既不能动也不能吃。专家忧虑该性病会由丑角瓢虫,传染给数目日减的两斑瓢虫,让本土种数目更是锐减。因此呼吁大众协助,纪录全英国这种香菇状的真菌疾病传染速率。(中国台湾网 高旭)

感染性病的丑角瓢虫。(台媒翻摄自《每日邮报》)

来源:参考消息网

收藏 邀请 举报
赞一个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系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