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28日 石墙暴动 1969 年 6 月 28 日凌晨,纽约,一家名叫 “石墙” 的同志酒吧,美国警察又一次野蛮地冲进同志群体集会场所,大肆地进行搜查、拘捕行动。然而,与以往逆来顺受的态度不同,这一次,酒吧里的同志们发出了愤怒的呐喊,用肉体和拳头对抗着警察的行动。这就是同志运动史上著名的 “石墙暴动”(Stonewall riots)。在这之后,同志群体又连续五个晚上聚集在石墙酒吧附近,进行抗议和示威。 长久以来,“石墙暴动” 都被看作是美国同性恋平权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人们熟悉的历史叙事中,石墙暴动被称作是美国的性少数群体 “第一次”、“公开”、“大规模” 地对公权力的暴虐与歧视进行反抗的运动,是同志解放运动的重要催化剂。不过,石墙暴动在集体记忆中的崇高地位与铁板钉钉的历史事实真的相符吗?在历史上,是石墙暴动第一次点燃了美国同志解放运动的星星之火吗? 事实并非如此——印第安纳大学的两位社会学家回答道。在 2006 年发表于《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一篇论文中,她们指出:石墙暴动,既不是美国性少数群体第一次公开反抗警察暴力,也不是 TA 们第一次进行政治动员。在 1960 年代后期,性少数群体与警察在美国多地发生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有些冲突的规模和烈度并不亚于石墙暴动。 那么,在这些冲突中,为何单单是 “石墙暴动” 成为了集体记忆的焦点?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两位研究者系统比较了石墙暴动和四起与石墙暴动时间相近、性质相似、但却几乎被完全忘记的暴动事件:1965 年发生在旧金山的新年冲突、1966 年 8 月发生在旧金山的康普顿骚动、1967 年发生在洛杉矶的针对警方搜捕的街头抗议、1970 年发生在纽约的 “蛇窝酒吧抗议”。 1966年的纽约,在知道顾客是Mattachine Society成员后,Julius酒吧的酒保倒掉了他们的酒,拒绝为他们服务。 研究者发现,石墙暴动真正的特殊之处,不在于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性少数群体对抗警方的行动——相似的行动早在 1965年 就已经在旧金山发生——而在于它是第一个同时满足了两个重要条件的同志暴动:第一,同志活动家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发起、组织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第二,这次暴动被当地的同志活动家们认定是值得纪念的。这两项条件之所以同时在 1969 年的纽约(而不是其他地方)出现,背后则有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 被建构的历史意义 在 1969 年石墙暴动发生之前,同志解放运动就已经在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ment)的影响下初具雏形。种族平权、性别平权、反对越战、新左派运动……高潮迭起的街头抗议使得同志群体也开始重视街头政治运动的意义。这一切在纽约显得尤为突出,因为纽约市政府部门对于性少数群体的态度一直在 “宽容” 和 “压制” 之间摇摆,同志维权人士很难通过和政府的私下协商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街头公开抗议等 “极端” 方式维权。 从 1965 年开始,纽约的同志社群就已经组织了不少公开街头活动,并掌握了一套吸引媒体注意力的方式。到 1969 年初,纽约同志们已经在著名的同志社区 Greenwich Village 成立了同志解放运动小组。换句话说,在石墙暴动还没发生的时候,纽约的同志活动家们就已经具备了组织公开街头活动的意识经验和组织基础。 因此,当石墙暴动发生的时候,纽约的同志活动家们根据之前的活动经验迅速意识到,这一事件中包含着重要的政治可能性,可以有效推动以街头抗争为核心的 “激进” 政治路线。已经形成的组织基础,使得 TA 们可以迅速参与到事件中来、影响事件的走向,借助石墙暴动来传播 “同志解放” 的精神。为了扩大事件影响,同志活动家们开始用带有武断、夸张色彩的宏大叙事来描述石墙暴动的历史意义,“第一次”、“见证历史” 这样的语言渐渐出现在 TA 们对事件的表述中。 而 1965 年发生在旧金山的新年冲突,虽然被普遍认为值得纪念,但当时的同志活动家们却缺乏举办公开纪念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一方面,旧金山相对开放的政治文化,使得旧金山的同志活动家更愿意通过软性的协商方式解决与警方的矛盾,排斥搞公开活动、街头运动的 “极端路线”;另一方面,同志群体也缺乏媒体渠道向其他地区的性少数群体宣传旧金山发生的事。这两点,注定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并不可能。 换句话说,石墙暴动的历史意义,很大程度上是被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的纽约同志活动家们建构出来的。与此同时,多年以来组织街头活动的经验、积累的资源、与各大媒体之间建立起的关系,使 TA 们既有意识、也有能力发起大规模的公开活动来纪念石墙暴动,并使这种活动长期化、成为固定的仪式。石墙暴动刚刚过去几个月,纽约的同志运动组织便决定:要在事件一周年的时候,发起全国性的公开游行活动作为纪念。 被认可的纪念价值 另外,石墙暴动之所以能引起纽约主流同志活动家们的高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一事件正好发生在纽约同志社群生活的核心——Greenwich Village。同时,这一事件的参与者中,既包括同志社群中占有主导话语权的那部分人(中产白人男性),也包括同志社群中的边缘人(女性、跨性别人士、少数族裔等),因此更容易激起广泛的热情。 而反观另外三次几乎被历史以往的对抗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都不被当地的同志活动家们认为有什么纪念价值。 1966 年的旧金山 “康普顿” 骚动,发生在性交易活动和跨性别人士集中的区域,因而为主流的旧金山同志活动家(大多是年长中产白人男性)所不齿;同时,这些活动家正致力于维持和警方的良好关系,自然也不愿意过问警民冲突。1967 年的洛杉矶抗议,并没有实质上改变警方对性少数人群的态度,被当地同志活动家们普遍认为是个失败,自然谈不上纪念价值。1970 年纽约 “蛇窝酒吧抗议” 发生时,纽约的同志活动圈子已经开始将石墙暴动打造成 “第一次”、“同志运动的起源”,并如火如荼地准备周年纪念,于是其他类似事件便自然而然在石墙暴动的光环下黯然失色了。 从 “石墙暴动” 到 “同志骄傲游行” 当我们对比 1965 年的旧金山和 1969 年的纽约,便不难发现,美国同志平权运动在这中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而这正是石墙暴动得以被广泛纪念的关键。短短几年时间内,美国各地的同志平权组织的影响力和动员能力获得迅速积累,街头运动的路线逐渐被同志群体接受,一个全国性的同志运动组织、通讯网络也在成型。 因此,当 1970 年,纽约的同志活动家们号召各大城市以游行的方式纪念石墙运动时,洛杉矶、芝加哥等地的同志组织纷纷响应(即使 TA 们并不相信关于石墙暴动历史意义的叙事,但仍愿意把这当做公共动员的机会),在自己的城市组织了石墙暴动纪念游行——这在五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1970年6月28日,为了纪念石墙暴动一周年,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举行了同性恋游行。 随着这些纪念游行在各地获得成功,它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逐年扩展到更多的城市、甚至是美国以外。石墙暴动纪念游行,渐渐获得了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同志骄傲游行。年复一年的游行,进一步强化了纽约同志活动家为石墙暴动打造的历史叙事,“石墙暴动是美国同志运动开端” 的说法越来越深入身心,成为一种符号象征。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 “石墙暴动是美国同志运动开端” 的历史叙述中时,恰恰忘记了更为关键的历史背景:美国的同志解放运动早在石墙暴动之前就已经蓬勃发展,民权运动的巨大能量给予了同志群体参与街头政治、激进抗争的勇气——这些条件汇聚在 1969 年的纽约,才使得石墙暴动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最终走向神坛。 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来都不是由一起孤立、偶然的突发事件导致的,而是无数社运人士前赴后继、深耕细作的结果。石墙暴动并非同志解放运动的开端——恰恰相反,围绕这一事件的政治动员,恰恰是同志解放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返回同爱天空首页>> 新浪新闻专栏作家:政见CNPolitics;张跃然 / 政见观察员;张浚逸 / 政见特约观察员微信给TA打赏 支付宝给TA打赏
|